形态描述
雄性 额宽为复眼宽的1/2,侧颜宽为触角第3节宽的2/3,间额略前宽后窄,在单眼
三角前为侧额宽的1.5倍;额鬃下降至侧颜达触角第2节末端水平,侧额毛随额鬃下降
至侧颜低于触角芒着生处之水平,内侧额鬃较额鬃细而短,前内侧额鬃小于后内侧额
鬃,单眼鬃略长于额鬃,鬃与口缘处于同一水平,颜堤鬃上升达颜堤基部的2/5;整个
头部覆灰色粉被;触角黑色,第3节为第2节长的4倍,下颚须红黄色,颏短粗,具肥
大唇瓣。胸部黑色,覆灰褐色粉被,背面具5个狭窄的黑纵条,中间1条在沟前同样明
显;中鬃3+3,背中鬃3+4,翅内鬃1+3,腹侧片鬃2+1;小盾片端部3/4红黄色,
基部1/4黑色,小盾端鬃交叉排列,向后上方伸展;翅灰色透明,翅肩鳞黑色,前缘基
鳞暗黄色,前缘脉第2段腹面前端1/2被毛,r4+5基部具2根小鬃,中脉心角至翅后缘
的距离略小于心角至中肘横脉的距离,肘脉末段显著小于中肘横脉;足腿节及跗节黑
色,胫节中部淡黄,两端黑色,爪长,中胫节具3根前背鬃。腹部黑色覆灰褐色粉被,
第2~4背板两侧具红黄色斑;第2背板基部凹陷达后缘,具1对中缘鬃,第3背板具1
对中心鬃、1对中缘鬃,第4背板具1行缘鬃、1对心鬃,第5背板具1行缘鬃和1行
心鬃。肛尾叶细长、直,背腹扁平,中部窄,两端略宽,侧尾叶长三角形,侧扁,与肛
尾叶等长,向腹面弯曲。
体长 9mm。
三角前为侧额宽的1.5倍;额鬃下降至侧颜达触角第2节末端水平,侧额毛随额鬃下降
至侧颜低于触角芒着生处之水平,内侧额鬃较额鬃细而短,前内侧额鬃小于后内侧额
鬃,单眼鬃略长于额鬃,鬃与口缘处于同一水平,颜堤鬃上升达颜堤基部的2/5;整个
头部覆灰色粉被;触角黑色,第3节为第2节长的4倍,下颚须红黄色,颏短粗,具肥
大唇瓣。胸部黑色,覆灰褐色粉被,背面具5个狭窄的黑纵条,中间1条在沟前同样明
显;中鬃3+3,背中鬃3+4,翅内鬃1+3,腹侧片鬃2+1;小盾片端部3/4红黄色,
基部1/4黑色,小盾端鬃交叉排列,向后上方伸展;翅灰色透明,翅肩鳞黑色,前缘基
鳞暗黄色,前缘脉第2段腹面前端1/2被毛,r4+5基部具2根小鬃,中脉心角至翅后缘
的距离略小于心角至中肘横脉的距离,肘脉末段显著小于中肘横脉;足腿节及跗节黑
色,胫节中部淡黄,两端黑色,爪长,中胫节具3根前背鬃。腹部黑色覆灰褐色粉被,
第2~4背板两侧具红黄色斑;第2背板基部凹陷达后缘,具1对中缘鬃,第3背板具1
对中心鬃、1对中缘鬃,第4背板具1行缘鬃、1对心鬃,第5背板具1行缘鬃和1行
心鬃。肛尾叶细长、直,背腹扁平,中部窄,两端略宽,侧尾叶长三角形,侧扁,与肛
尾叶等长,向腹面弯曲。
体长 9mm。
其它信息
本种在我国曾放于蜉寄蝇属 Phorocera 中。